新聞資訊
News
從理論到實踐零距離:水利水電實訓裝置 實訓教學新內容
發布時間:
2025-03-31 14:51
來源:
在當今教育體系中,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教育部出臺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相關指導意見,其中明確提出實踐性教學學時,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%以上,可以說給出了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。尤其在水利水電這類實操性極強的專業領域,優質的實訓裝置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。
在傳統水利教育中,學生往往只能通過課本公式和靜態模型理解復雜的水文現象,而真實工程的決策壓力、突發險情和動態調控,卻難以在課堂上復現。水利水電實訓裝置更深遠的意義在于,其正重塑水利人才的培養模式:
1.從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:學生不再只是記憶公式,而是通過動態數據反饋,真正理解水流、結構、機電系統的交互關系。
2.從“單一技能”到“系統思維”:數字孿生技術讓學生站在工程全局視角,思考水利、生態、能源的協同優化。
3.從“跟隨學習”到“創新探索”:物聯網的引入,讓年輕一代不僅能掌握傳統水利技術,更能推動行業智能化變革。

技術特點 —— 前沿科技,引領教學新方向
1.模塊化設計:水利水電實訓裝置采用模塊化設計,依據教學需求靈活組合。可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,隨時調整裝置功能,避免資源浪費,極大提升了實用擴展性。
2.集中分散式控制:實現集中分散式的系統控制,既能通過中央控制系統統一管理,又能讓學生在各自實驗區域獨立操作,契合不同教學場景的要求。
3.數據采集功能:裝置的每項實驗都配備數據采集功能,學生能實時獲取實驗數據,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,培養嚴謹科學態度。
4.高度仿真場景:借助先進技術手段,營造出真實感十足的水利水電工程場景,讓學生仿若置身實際工程現場,大幅提升學習興趣與效果。
產品信息 —— 豐富多樣,滿足多元教學需求
1.大型水利水電綜合樞紐實訓裝置:主體規格可達24*12*7m(可按需定制更大規格),裝置內水文設備、模擬降雨系統、各類建筑物以及灌溉系統一應俱全,布局合理美觀。配備通水演示、測量、數據采集及操作調節設備,還設有先進的 DCS 控制系統,可精準監控關鍵參數。

2.重力壩實訓裝置系統:以三峽電站為原型縮小制作,大壩主體、溢洪表孔、中孔、深孔、電站進水口等構造完整,水輪發電機可仿真且由 DCS 操控,能實際通水測控。展示水工建筑物特征及建壩條件,讓學生全面了解重力壩。總體規格為8×8×1.4m,重力壩部分為 4.6×0.62×0.56m。

3.土石壩實訓裝置系統:參照小浪底電站縮小制作,大壩主體穩固,溢洪道孔多樣且可電動控制,配套設施完善,水輪發電機可仿真由 DCS 操控,能實際通水測控。通過展示鋼筋混凝土拱壩局部構造,讓學生直觀了解土石壩結構。總體尺寸8×6×1.4m,壩體為4.2×0.66×0.42m。
4.拱壩實訓裝置系統:以二灘電站為藍本縮小打造,大壩主體搭配多種孔口、電站進水口及引水發電洞,水輪發電機可仿真由 DCS 操控,能實際通水測控。增設特色泄水建筑物,展示大壩兩側地形地貌及雙曲拱壩建壩條件。總體規格為8×9×1.4m,拱壩為3×0.32×1.2m。
5.渠系建筑物:在沙盤裝置中巧妙布局多種渠系建筑物及灌溉方式,如取水閘,引水隧洞、分水閘、節制閘、分洪閘、排洪閘、全開挖渠,半開挖渠、全填方渠 、盤山渠,多種渡槽、倒虹吸管、多級疊水、陡坡以及各種交叉建筑物等,以及干渠、支渠、農渠、毛渠,及相應的排洪溝。突出體現各灌溉系統布置特征,還能演示灌溉效果及優缺點,方便教學操作與管理。
助力教學,培育水利專業人才
水利水電實訓裝置為學校、教育工作者、學生以及產教融合帶來諸多積極影響:
學校層面:
1.提升硬件實力,優化教學設施,增強學校在水利教育領域的競爭力。
2.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,提升學校在相關專業的影響力。
教育工作者層面:
1.提供豐富直觀教學資源,將復雜知識簡單化、形象化,降低教學難度。
2.便于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,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,提高教學質量。
學生層面:
1.通過實操訓練,熟練掌握水利水電工程操作技能。
2.提升實踐與創新能力,為未來投身水利行業筑牢根基。
產教融合層面:
依據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》等政策內容,該裝置搭建起學校與企業溝通的橋梁。通過模擬真實場景,讓學生在校內就能接觸行業前沿技術與工作流程,有力推動產教深度融合。
在傳統水利教育中,學生往往只能水利水電實訓裝置憑借先進技術、豐富產品及顯著教學效益,為教學實訓提供了卓越教學方案。未來,隨著5G、AI、數字孿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,水利實訓教學裝置將更加沉浸、更加精準、更加科學。而我們期待,從這里走出的每一位學子,都能成為兼具扎實技能和創新思維的新時代水利高精尖人才。
實訓教學裝置,水利水電實訓裝置
其他內容
版權所有 ? 上海三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